新聞稿--盼司法院正視律師界聲音,與律師界攜手推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

2023.09.12

    國民法官參與刑事審判,不僅能充分彰顯國民主權之理念,且亦可提升司法透明度,反映國民正當法律感情,增進國民對於司法之瞭解及信賴。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之訴訟程序,採取迥異現行刑事訴訟法之卷證不併送制度,更使刑事訴訟程序得以進一步朝當事人進行主義改進。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,可謂司法改革重點項目中的重點。若欲其能發揮改革火車頭的作用,自需審檢辯三方齊心協力,始得克竟其功。律師界亦於國民法官法立法階段,即已為使該法得以順利推行而多有良善建言於司法院。雖律師界之建言未必盡為當局採納,但在該法制定公布後,本會、各地方律師公會乃至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等民間律師團體,為了協助國民法官法的推動,不僅全力支援各級法院辦理模擬審判,更為了厚植國民法官案件之辯護能量,於該法112年1月1日施行前,不遺餘力持續開辦與國民法官法案件之辯護有關之教育訓練課程,積極培訓該類案件之辯護人力。曾接受上述國民法官法案件之教育訓練課程的律師同道,累計不下千人次。律師界已盡協助司法院推動此項重大訴訟制度變革之能事,其努力與付出不容抹煞。

    國民法官制度施行迄今僅9個月,目前僅有寥寥數案作成判決,但社會各界因對此制度之施行多有期待而放大檢視,進而對審理過程及結果多所評論,甚至有國民法官法案件量刑從重之批判聲浪。制度之成敗,本不應以極少數之樣本而論斷。惟上週六(9/9)司法院許院長宗力應邀於本會之律師節慶祝大會致詞時,直言目前已結案之國民法官法案件中檢辯表現失衡,稱辯護人「看不出團隊合作跡象,顯得一團散沙」等語。

    對於許多在第一線從事辯護工作、甚至有參與國民法官法模擬審判經驗的律師而言,基於對辯護實務之理解,深刻體會辯護人在這類案件所面臨之制度上、資源上之困境,自頗有難以苟同其致詞之處。且本會於司法院110427日「司法相關事務座談會」中之提案10即要求合理計付國民法官法案件之律師酬金,前理事長陳彥希律師也在111111日司法節學術研討會致詞中再次呼籲合理提高法扶律師報酬,一再提醒司法院注意資源配置不均衡。本會期盼司法院能正視律師界的聲音,傾聽律師界有關國民法官制度運作的意見,進而攜手跨越障礙,共同實現更能保障人民權益的司法。